六秩峥嵘铸就辉煌,甲子弦歌再谱华章。2025年10月18日,庆祝四川轻化工大学建校60周年大会在李白河校区盐都大剧院隆重举行,校内外多个平台面向全球直播。
出席大会的嘉宾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陈书平、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杨昕、国家国防科工局科技创新司副司长常红涛、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姜恩来、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副主任陈建荣、中共四川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张澜涛、华东理工大学党委书记蒋传海、四川大学副校长游劲松、自贡市委副书记、市长石钢、宜宾市政府副市长罗春涛。此外,还有国家部委、省直部门、地方党委政府,省内外兄弟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高级中学、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及嘉宾,以及652工程建设者、学校老领导、校友代表、媒体朋友等。千余人齐聚一堂,共同庆祝学校60华诞,回顾办学历程,凝聚奋进力量,擘画发展蓝图。全校师生员工、海内外校友及关心学校发展的各界人士,通过线上平台和三校区分会场同步观礼,共同见证这一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
四川轻化工大学党委书记张力主持大会。上午10时,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
陈书平在讲话中代表省政府对学校建校60周年表示热烈祝贺。他说,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与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等教育要紧紧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源源不断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四川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将高等教育摆在治蜀兴川全局的关键位置,全力推动我省从“高教大省”向“高教强省”跨越,为四川现代化建设夯实人才根基、注入创新动能。陈书平指出,建校60年来,四川轻化工大学主动对接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培养了25万余名优秀人才,为四川乃至全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他希望学校坚守育人初心,扛牢职责使命,深耕教学一线,提升办学质量,突出科研优势,服务发展需求。省政府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学校建设,为学校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石钢在致辞中以三句深情祝愿,回顾市校风雨同舟六十载,展望携手共赢新篇章。第一句话,六十载风雨兼程,祝愿四川轻化工大学赓续前行、一路奋进;第二句话,六十载风雨同舟,祝愿四川轻化工大学情谊永驻、一路同心;第三句话,六十载风华正茂,祝愿四川轻化工大学逐梦未来、一路芳华。面向未来,他希望学校坚守育人初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擦亮特色优势,做强“盐氟化工”“固态酿造”等品牌;打造校地合作典范,完善产教融合机制。石钢表示,自贡正深入实施“四大战略”,加快振兴步伐,将全力支持学校博士点建设,携手谱写市校共赢的崭新篇章。
蒋传海向四川轻化工大学全体师生和校友致以热烈祝贺。他表示,那段峥嵘岁月凝聚着滚烫的家国情怀与奋斗豪情,铸就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从华东化工学院西南分院至今,四川轻化工大学始终坚守扎根西部、服务国家的初心,已发展成为以工为主、多学科协同发展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区域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作为血脉相连的兄弟院校,华东理工大学为四川轻化工大学取得的成就感到由衷自豪。他坚信,两校将以此为新起点,携手并肩,在教育强国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同向同行,为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游劲松代表兄弟高校致辞,对四川轻化工大学办学成就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四川轻化工大学始终传承弘扬“652”精神,现已成为四川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是川南地区重要的以工为主的综合性大学,为国防军工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强调,作为同省办学的兄弟院校,两校建立了深厚友谊,保持着密切合作。期待两校携手并进,为推动高等教育发展、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更大力量。
四川轻化工大学党委书记张力在主持时深情回顾了学校60年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向出席大会的各位领导与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各界朋友致以衷心感谢,向海内外校友和全校师生员工致以诚挚问候,并向为学校建设发展倾注毕生心血的离退休老同志表达崇高敬意。张力指出,60年来,四川轻化工大学始终扎根川南大地办大学,从建校初期的筚路蓝缕,到四校合并的开拓进取,再到新时代的跨越发展,学校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得到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关心厚爱,多位省领导也曾莅临学校调研指导。今天,陈书平副省长专程出席庆祝大会,让全校师生倍感振奋。陈书平副省长的讲话既是对学校的充分肯定,更是对学校的殷切期望。学校将按照讲话要求,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主动服务教育强国、教育强省建设,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胸怀“国之大者”,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推进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而努力奋斗。
四川轻化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曾英作题为“赓续六十载家国情怀勇担新时代教育使命”的发展报告。她回顾了学校从1965年初创到2018年更名为四川轻化工大学的奋斗历程。深情追忆了建校初期“黄岭人”开山拓荒的创业精神,强调学校始终秉承“厚德达理、励志勤工”的校训,构建起化工与材料、食品与轻工等六大学科群,设有76个本科专业和27个硕士学位点。60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25万余名高素质人才,被誉为“中国白酒人才培养的摇篮”和“腐蚀与防护本科人才培养的摇篮”。在科技创新上,学校在化工新材料、腐蚀与防护等领域攻克关键技术难题,取得丰硕成果。在食品酿造方面,构建了白酒产业全链条研发体系。学校拥有2个国家级和1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建有9个产业学院,探索出一条以产业学院推进产教融合的路径。学校凝练“652”精神,助力地方文化发展;不断拓展国际合作和交流,与29个国家和地区的90余所高校开展合作。
展望未来,曾英指出,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勇担教育强国使命,全面贯彻“1257”发展思路,以“申博”和对口支援为契机,聚焦国防军工、化工新材料、食品酿造等特色领域,建强国家大学科技园、高性能氟材料创新中心等平台。她强调,学校将坚守育人本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产教融合,拓展国际合作,全面提升办学质量与综合实力,朝着建设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目标团结奋进、勇毅前行。
在校友代表发言环节,1993级机械系化工设备与机械专业校友蒲毅深情回顾了在母校求学的青春岁月。他谈到,尽管当年校园条件艰苦,但老师们春风化雨般的关怀和扎实的专业教育,为他日后投身国防军工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蒲毅毕业后长期奋战在航空工业一线,带领团队突破多项关键技术,参与多项国家重大任务,荣获航空报国金奖、上海市领军人才等荣誉。他勉励学子坚守内心宁静、勇担时代使命,并感恩母校培养,祝愿母校弦歌不辍、再谱华章。
化环学院符宇航教授作为教师代表发言。她在发言中动情讲述自己从一名学校家属到专业教师的经历,在轻化工这片沃土上圆了教育梦想。她怀揣热忱深耕讲台,将工程实践案例融入教学,用思政温度浸润学生心灵,关注学生学业与心理的双重成长。她表示,自己有幸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获评省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等荣誉,这一切都离不开学校搭建的广阔舞台。感恩学校的培养与信任,让教师们既能仰望星空,也能脚踏实地。
在校生代表、经济学院2024级农村发展专业研究生徐谊在发言中表达了对母校深深的感恩之情。他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学校“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环境对他成长的巨大帮助。从专业学习到创新实践,从舒适的住宿条件到丰富的校园资源,母校的点滴温暖成就了他的全面发展。徐谊表示,作为农村发展专业的研究生,他将牢记“厚德达理、励志勤工”的校训,传承“652精神”,把学问写在大地上,把青春融入民族复兴伟业中,用实际行动接续25万校友的实干担当,为母校增添新的荣光。
大会举行了隆重的签约仪式,标志着学校在校地、校校及产教融合方面开启新篇章。学校与自贡市人民政府、华东理工大学签署了一系列重要合作协议,包括《自贡市人民政府支持四川轻化工大学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华东理工大学对口支援四川轻化工大学合作协议》以及三方《共建华东理工大学自贡研究院协议》。自贡市副市长周耘,华东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沈海涛、副校长赵黎明,四川轻化工大学副校长高小林、罗惠波作为代表上台签约。此举将深化校地合作,构建与兄弟院校的全方位战略合作新格局。
随后进行的产教融合签约仪式,聚焦信息通信、食品酿造、化工、材料等领域。五粮液集团、华为、泸州老窖、攀钢集团、东方锅炉、天原集团、丝丽雅集团、浪潮科技、四川美丰、中昊晨光、自贡文旅发展集团等11家行业领军企业的代表上台签署协议,体现了学校面向产业需求、深化协同育人的坚实步伐。
在校友企业签约环节,合作覆盖新材料、矿山机械、彩灯、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川恒股份、运机集团、锦美环保、众邦新材料、灯彩集团、海天彩灯、臻骋航空、益丰鑫能源、爱朵集团、芯图科技、成都星辰等由校友掌舵或代表的企业踊跃参与,彰显了广大校友心系母校、反哺发展的深厚情谊与共赢愿景。
大会在全体齐唱校歌中圆满落幕。
校庆期间,学校还收到了来自上级部门、兄弟高校及企事业单位纷纷发来的贺信贺电,以及广大海内外校友从世界各地送来的深情祝福,凝聚着社会各界的深厚情谊与殷切期望。
六十年风雨兼程,一甲子薪火相传。从黄岭艰难起步到“一校两市四校区”办学格局的形成,四川轻化工大学始终与国家同频共振、与时代同向同行。学校将继续弘扬“652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为教育强国、教育强省建设贡献轻化工力量。
此次大会在三个校区设立分会场,众多师生、校友观看大会直播。大家纷纷激动表示,对学校未来发展满怀信心,共同祝福学校明天更美好。
【图:杨飞 复审:许筠柱 终审:万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