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10月1日,2025/2026四川省城市足球联赛(简称“川超”)在宜宾、自贡激情上演。我校精心组织了183名学生志愿者和40名学生演员,全程参与赛事的志愿服务与艺术表演工作。这支充满活力的团队以专业细致的服务和精彩纷呈的表演,赢得了赛事组委会、运动员和观众的一致好评,成为川南绿茵场边一道亮丽的青春风景线。
精心组织,彰显高校责任担当
为保障此次高规格赛事的顺利进行,展现高校服务地方发展的责任担当,学校进行了周密的筹备工作。校团委副书记田怡然介绍,学校组织如此大规模的学生团队参与,主要基于三方面考量:“一是依托学校优良的志愿服务传统与学生的艺术专业特长,充分发挥高校服务地方的功能,深度融入并助力地方文化体育事业发展;二是践行‘实践育人’理念,让学生在高规格赛事平台上拓宽视野、锻炼能力;三是通过志愿服务和艺术展演,展现我校学生积极向上、乐于奉献的精神风貌。”
在团队组建过程中,学校制定了严格的选拔标准,着重考查学生的责任心、沟通能力和专业特长,通过学院推荐与校级审核相结合的方式择优遴选。前期还组织了多轮专题培训,涵盖赛事流程、应急处理、礼仪沟通等实用内容。针对参与开场表演的学生,学校安排了集中排练,并统筹协调排练场地、物资及交通保障,确保每位参与者都能以最佳状态投入工作。
细致服务,诠释志愿精神内涵
在体育场的各个检票口,志愿者们用微笑和耐心构筑起赛事的第一道风景线。来自消防与安全工程学院的赵志祥同学对此深有体会:“最大的挑战是应对入场高峰期的大客流。观众们都怀着高涨的热情前来,等待时间过长容易引发急躁情绪。”面对这一挑战,他和同伴们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个人始终保持耐心和微笑,用积极情绪感染观众;团队层面则灵活调配人手,在高峰时段加强引导,确保人流快速有序疏散。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罗煌程同学在服务中收获了特别的感动。他回忆道,曾遇到一位带着孩子的母亲,因网络延迟无法显示电子票,“孩子急得眼圈发红”。在他耐心引导她们到信号较好区域重新加载时,身后几位观众非但没有催促,反而主动安慰:“不急,慢慢来!”当票务验证成功,小朋友破涕为笑,大声说:“谢谢哥哥!我一定为两队都加油”时,罗煌程深刻感受到:“理解与善意让琐碎的工作充满温度,这也让我体会到体育赛事凝聚人心的独特魅力。”
艺体融合,绽放青春绚丽光彩
除了严谨细致的志愿服务,在两市比赛场上由学生们带来的暖场表演同样成为赛事亮点,节目创意紧密围绕地方文化特色展开。由我校美术学院组织的40人模特队伍,在《自贡啊,自贡》的欢快乐曲中绽放青春力量,模特队队长郑歆璐表示,“当站上宽阔的球场,面对观众们热情的呐喊,紧张与兴奋交织,音乐响起瞬间,所有人都全情投入。”法学院的张宇吉同学参演了节目《金江回响》,他动情地回忆排练过程:“尽管烈日当空,大家依旧顶着太阳在足球场上认真练习每一个动作,熟悉每一个鼓点。这种付出在演出时刻得到了回报,我们尽全力用热情点燃赛场,退场后只剩满满的成就感。”材料学院的吴筱翎和周煦傑同学也纷纷表示,这次高规格平台的历练,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艺术表现力和自信心。
育人实效,深化校地融合成果
我校师生志愿者在这场省级体育盛会中的出色表现,既为赛事成功举办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学校深化校地融合、践行实践育人作出了生动诠释。参与的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是难得的“第二课堂”,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与城市认同感。正如赵志祥同学所言:“这次经历让我不仅提升了临场应变和沟通能力,更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每个人的岗位看似微小,却是保障大型活动顺利运行的关键一环。”罗煌程同学也深有感触:“最大的收获是意识到,每一个环节的细致服务都在为赛事的整体氛围加分。未来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中,我都会更注重换位思考和团队协作的价值。”
【复审:许筠柱 终审:万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