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我校精心组织收听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文字:康珺来源:党委宣传部发布时间:2025-09-03 字号:

9月3日上午,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激发全校师生爱国热情与民族自豪感,根据上级精神和学校统一部署,我校周密安排、广泛动员,组织师生通过多种形式收听收看大会实况。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此次收听收看活动,将其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和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精心组织。学校党政办公室、党委宣传部、党委学生工作部、机关党委、人事处等单位牵头,分别在李白河校区、汇东校区、宜宾校区设置多个集中收听收看点,组织学校党委委员、纪委委员,机关处科级干部,各学院师生代表等有序集中观看。各会场气氛庄重,师生精神饱满,党员佩戴党员徽章,着装整齐,全程认真聆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深刻感受纪念大会的庄严氛围和阅兵仪式的雄壮气势。

对未参加集中收看的师生,各二级党组织、各单位也积极动员,灵活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师生通过电视、网络、广播等渠道自行收听收看,确保覆盖面广、参与度高,实现学习教育全员化。

此次收听收看活动不仅是一次深刻的历史教育,更是一次触及灵魂的精神洗礼。广大师生纷纷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更加自觉地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及庄严的阅兵式在全校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

党委书记张力教授:举办纪念活动不仅是国防力量的展示,更是伟大抗战精神的新时代传承。1965年,为响应国家战略,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部分专业西迁自贡,开启了四川轻化工大学扎根西南、服务国家战略的奋斗历程。今年,恰逢学校60周年校庆,我们将引导全校师生铭记历史、珍视和平、开创未来,把爱国热情转化为推动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下一步,四川轻化工大学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决贯彻省委决策部署,传承“652”精神,紧贴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全面实施“1257”发展思路,加快推进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民族复兴伟业不懈奋斗。

党委副书记、校长曾英教授: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高瞻远瞩,深刻阐释了抗战胜利的伟大意义,彰显了我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是一堂生动而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学校作为四川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传承“胸怀天下之家国情怀、舍我其谁之使命担当、自强不息之开拓奋进”的“652”精神,把从阅兵中汲取的奋进力量和爱国热情,切实转化为立德树人的扎实行动,积极推进数字化战略,加强氟化工、新材料相关学科建设,支撑国家战略发展,为教育强国、教育强省贡献川轻化力量。

党委副书记陈范华教授:这场盛典不仅是对抗战英烈的崇高致敬,更是对伟大抗战精神的时代传承。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需深刻铭记这段历史,将伟大抗战精神融入育人全过程,引导师生从历史中汲取力量,立报国强国志向。

一是强化思想引领,深入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将伟大抗战精神、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思政课堂与校园文化,筑牢师生信仰之基;二是服务国家战略,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发展需求,鼓励师生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将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三是夯实育人根基,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王建琼副教授:观看纪念大会后,我内心无比激动与震撼。这不仅是对伟大胜利的隆重纪念,更是对无数抗战英雄的深切缅怀。今天的和平与幸福来之不易,每一寸土地都凝聚着先烈的热血与牺牲。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仰与责任。我要以实际行动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实干担当传承和弘扬前辈们的奋斗精神。我将努力引导青年学子铭记历史、继承抗战精神,鼓励他们勇于担当、敢于创新,在困难面前坚韧不拔,在挑战面前迎难而上,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张艳审计师:站在历史的交汇点上,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直播。这次盛典不仅是对过往烽火岁月的深情回望,更是对新时代青年学子的一次深刻洗礼。作为学院党委书记,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不仅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更要传承红色基因,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将伟大抗战精神融入立德树人的全过程,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让红色血脉永远赓续。

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梁川教授:十四年抗战是中国人民以巨大牺牲换来的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全国各界团结抗争下,这场胜利是自鸦片战争百年后中华民族首次彻底战胜黑暗、洗雪耻辱的重大历史事件。它为建立新中国、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基础,重塑了中华民族的世界地位,并为各国战胜黑暗带来深刻启示。新时代新征程,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我们更应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赓续抗战精神,立足本职、从小事基层做起,带领党员群众共同奋斗,为实现党的宏伟目标贡献力量。

食品与酿酒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马懿教授:此次纪念大会既是对历史的深沉回望,也是对和平的庄严承诺,更是国家形象与民族精神的集中展现。今天全程观看阅兵仪式,并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场面恢宏、意义深远,使我深受震撼与教育。作为一名高等教育工作者,我更加深刻地意识到自身责任的艰巨与使命的光荣。未来,我将把这份感动转化为育人动力,在教育教学中引导学生铭记抗战历史、珍视来之不易的和平,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时代重任,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研究生院院长蒋维东教授:阅兵场上气势恢宏,科技强国有你有我。恰陆上猛虎,海面蛟龙,空中神鹰,成国之长城、民之尖兵。此次阅兵彰显了我国强军兴军的伟大成就,让我深刻理解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性。阅兵中展现的爱国精神、创新精神深深触动了我。作为一名川轻化教师,我将认真学习贯彻教育强国、教育强省精神要求,肩负培养高质量人才的责任使命,精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既要让学生明白自主创新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也要全面树立居安思危意识,并投入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实践中去,努力成为有担当、能创新的栋梁之材。

教务处处长廖映华教授:阅兵场上,国产先进装备彰显的科技实力,让我深切体会到教育、科技、人才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高等学校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作为一名高等教育工作者,我深感责任重大,必须坚定贯彻学校“1257”发展思路,围绕国家战略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优化学科专业,以高质量课程夯实教学质量,在育人中厚植家国情怀,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可担大任的时代新人。

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邹国正副教授:今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这场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为主题的大会,不仅是对历史的回望,更是对未来的宣示。当三军仪仗队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走过广场,当国产现役主战装备组成的铁流奔涌而过,当战机编队呼啸着划过长空,令人深感大国自信与尊严。特别是抗战老兵敬礼的瞬间,历史与现实在此交汇,让人热泪盈眶。山河已无恙,吾辈当自强。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思政工作者,应当以此次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珍惜和平、奋发图强,培育好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绵薄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王红副教授: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日子,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观看了天安门广场盛大阅兵。这场约70分钟、45个方(梯)队的阅兵,全方位展现了从抗战英雄部队到现代化武器装备的强大阵容,彰显了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辉煌成就。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表达了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的坚定决心。作为思政课教师,我深刻感受到这场阅兵是一本“行走的”爱国主义教材,是一堂生动的国防教育“大思政课”。它将历史转化为可触摸的民族记忆,通过视觉冲击催生情感共鸣,远胜千言万语。我将把所见所感融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将爱国热情转化为实际行动,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经济学院教师焦翠翠副教授: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深受震撼与教育。那段艰苦卓绝的历史,彰显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伟大精神。作为高校教师,我更加意识到肩上的责任——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将这段历史及其蕴含的爱国情怀、民族气节和奋斗精神融入育人全过程,引导青年学生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砥砺前行,为实现民族复兴贡献力量。大会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坚定了我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

化学工程学院教师马小燕教授:观看2025年九三阅兵时,我既为国防现代化的辉煌成就而自豪,更深刻体会到立德树人的时代责任。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既要传承先辈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更要引导学生理解和平发展的深刻内涵。我们应当将这份震撼转化为育人动力,培养既有爱国情怀又具国际视野的新时代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平需要实力守护,发展需要人才奠基,这正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光荣使命。

管理学院辅导员胡文莉:此次纪念大会全方位展示了我国在军事、科技和工业等领域的强大实力,彰显了国家日益增长的国际影响力。它深刻启示我们,中国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需与时代同行,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命运。在人才培养中,应着重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使其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并鼓励他们将知识应用于实践,为国家发展贡献智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作为高校辅导员,我们既是参与者也是推动者,我们将汲取力量,砥砺前行,勇担使命,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机械工程学院2024级机械工程专业研究生钟陈科:观看纪念大会,我充满崇敬。抗战胜利不仅是军事的成功,更是精神与信念的胜利,凝结了先烈的英勇与奉献。身为一名新时代青年党员、一名高校研究生,我将始终铭记历史,传承先烈精神,在学习与生活中坚定信念、脚踏实地,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把个人理想融入祖国事业,以扎实行动为实现民族复兴贡献智慧与青春。

音乐学院音乐表演2022级钢琴(器乐)2班本科生贺钰洋:观看纪念大会我深受震撼,无数先烈以血肉筑长城,让我深刻体会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阅兵式中,国产现役装备整齐划一,展现出我国军队的强大和国力的飞跃。更让我自豪的是,我院原鹏宇、宋佳弦两位学长作为解放军军乐团成员参与演奏,他们是我的榜样,我将立志刻苦钻研专业,用音乐为祖国奏响青春乐章。

人文学院汉文2023级2班本科生张予诺:怀着激动的心情观看了纪念大会,我心潮澎湃。整齐的方队迈着坚定的步伐,展现了中华民族的自信与尊严。先进的国产武器装备,彰显了国家科技实力和捍卫和平的坚强意志。抗战老战士们的身影令人动容,他们的牺牲换来了今日的安宁,我们需铭记历史、珍惜和平,作为新时代青年,我将以实际行动弘扬和传承伟大抗战精神,为祖国繁荣贡献力量。

【图:杨飞  复审:许筠柱  终审:万燚】


上一篇:下一篇:
最新信息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