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节能环保装备创新团队在农业工程领域顶级期刊《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中科院1区TOP)上发表题目为“Investigation of Damage Mechanism in Baijiu Yeast During Spray Drying at the Molecular Scale”的学术论文。我校机械工程学院青年教师熊奉奎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柳忠彬教授和胡光忠教授分别为通讯作者及第二作者,四川轻化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为论文第一署名单位。论文得到了四川轻化工大学人才引经项目(2025RCZ066)、四川轻化工大学科研创新研究团队项目(SUSE652A010)等课题的资助。
当前,学界对优质白酒酵母的研究,普遍是在“单液滴模拟实验”所得间接样本的基础上进行微米尺度下检测,未能在分子尺度下直接揭示其喷雾干燥过程微纳损伤机理,进而无法有效指导喷雾干燥工艺及装备的优化,无法兼顾高效、高存活率和低成本干燥优质白酒酵母,严重制约高端白酒行业大规模发展。该论文,开发了微生物喷雾干燥实时采样及无损保藏系统,实现了对酵母等微生物喷雾干燥过程的“直接研究”,为后续对微生物喷雾干燥的直接准确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论文,创新性的设计了FESEM、LSCM、Cryo-TEM+ET等检测实验,从微米到纳米逐步直接观测了MSJA的干燥损伤,并结合分子生物学分析在分子尺度下揭示了MSJA喷雾干燥的微纳损伤机理。这一研究,既能为MSJA喷雾干燥工艺及装备的优化设计提供指导,实现兼顾高效(t≤5s)和高存活率(Qv≥82.24%)干燥MSJA,从而促进高端白酒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又能为后续对其他微生物的高效、高存活率干燥提供指导,有助于推动微生物干燥包覆领域的发展。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21/acs.jafc.5c06405
【复审:柳忠彬 终审:彭均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