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17日,四川轻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禾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奔赴龙华镇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以挖掘讲述红色革命故事、开展红色教育润童心行动、进行乡村产业调研,为乡村振兴注入磅礴青春力量。
聆听老兵故事,赓续红色基因
在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80周年来临之际,“青禾振兴”实践队于7月16日开启龙华镇“寻访老战士”活动。
在抗美援朝老战士覃吉祥家中,覃爷爷在儿子搀扶下,忆述峥嵘岁月:曾徒步穿越险境奔赴三八线附近,与战友们无怨无悔坚守阵地;退伍后远赴湖南求学,返乡后扎根生产队后勤岗位,以默默奉献践行初心。抗美援越卫生员王万金虽年逾古稀,对1968至1970年的援越经历记忆犹新,细述战火中救护伤员、守护军事设施的往事,归国后担任赤脚医生服务乡邻,以身作则传承爱国敬业家风。
实践队随后走访了刘万学、蒋登贵、黄乾付等退役老兵,“天上飞机盘旋,地下特务潜伏”“驻越架桥铺路”等鲜活故事,传递着老兵们对青年的殷切嘱托:要以奋斗擦亮青春底色,不惧风雨挑战,脚踏实地追逐梦想,在基层历练中壮筋骨、长才干,同时要注重强健体魄,以实际行动建功立业报效祖国。
活动中,实践队还专程前往龙华镇烈士纪念园,在苍松翠柏间肃立默哀,向英烈墓碑深深鞠躬,仔细擦拭碑文、清扫环境,以朴素庄重的仪式表达对先烈们深切哀思与崇高敬意。
开展红色教育,厚植家国情怀
7月17日,“青禾振兴”实践队走进中埂村,开展青少年红色文化主题教育活动。
活动中,实践队员以龙华镇本土历史文化为脉络,深情讲述“烈女魂洒细沙溪”的英勇事迹,引导青少年深切感知烽火岁月的悲壮与残酷;同时结合龙华镇发展现状,阐释家乡建设的重要意义,激发孩子们对乡土的热爱与家国认同感。
在“驻村爱心课堂”环节,指导老师冯建精心组织“重走长征路”“合力建塔”“信任背靠背”“同心传递”等主题心理游戏,曹剑华老师则通过红色主题绘画指导,让孩子们在紧张激烈的团队协作与沉浸式创作中,深刻体悟团结、信任与合作的力量,将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家国情怀的培育内化于心。
走访调研产业,助力乡村振
兴活动期间,“青禾振兴”实践队还深入镇村一线,实地调研产业发展现状。
龙华镇国资公司总经理曹明江向实践队详细介绍道:“近年来,龙华镇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党委管总做好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规划,明确茶、竹、文旅三大产业集群发展方向;强化部门参与,充分发挥镇国资公司服务、带动、平台、兜底四大职能,全力破解村集体经济薄弱难题;建设乡村工厂盘活存量资产,因地制宜引导村民生产种植名优茶,借助无人机大力实施茶园统防统治,建设生态观鸟产业等。目前,茶叶基地亩均产值提升到5000元左右,竹产业亩均产值提升200元左右,文旅方面,累计接待游客20万余人次。”
采访中,龙华镇党委书记肖清禄表示:“龙华镇下一步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市委六届十次全会精神,以党建引领示范,优产业、提效能,育人才、强基础,促治理、共和谐,用好乡村工厂,持续培育‘新农人’,并探索景城相融文旅新业态,纵深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同时,肖清禄寄语青年道:“要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大局,心系家乡、以学报国;要在校深耕专业、拓展兴趣,淬炼创新实践能力;要修德明礼,积极成为社会道德风尚的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