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创新绽芳华——记我校工业设计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领衔人张玲玉

文字:康珺来源:党委宣传部发布时间:2025-07-16 字号:

近日,我校机械工程学院张玲玉教授领衔的工业设计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荣膺第二批四川省教科文卫体系统“五一巾帼创新工作室”, 成为全省获此殊荣的十家单位之一,标志着我校在产学研融合与女性设计人才培养方面获得省级权威认可。这份沉甸甸的荣誉,不仅是对团队创新深耕的肯定,更是学校服务地方发展能力的生动印证。

荣誉背后:里程碑与新使命

张玲玉激动地表示:“这份荣誉是集体汗水的回甘。”她强调,工作室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对产教融合平台建设的长期投入。这不仅是个人的里程碑,更是团队责任升级的新起点。该工业设计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以严谨、勤奋、协作的“巾帼力量”为特色,女性成员占比高达67%。团队在白酒包装创新、彩灯智能化和装备制造升级三大领域取得了显著突破。其独创的“设计+技术+文化”跨学科融合模式,已成为解决产业痛点的创新引擎。     

此次获得“五一巾帼”称号,既是对过往成绩的肯定,更要求工作室未来产出更多标志性成果。同时,这一荣誉也将激励更多女性工作者积极投身科技和设计创新事业。

智造匠心:点亮四川产业名片

工作室的成就源于对四川产业基因的深刻洞察与精准发力。张玲玉介绍到,在自贡彩灯领域,团队为第31届国际恐龙灯会设计的“霞帔”灯组,以超大型动态机械结构成功攻克抗风性、安全运行与快速拆装难题,不仅成为灯会人气冠军,更为学校创收44万元技术服务费。团队更推动行业工艺革新,用数字化机械成型替代手工铁丝骨架、以金属卡扣减少焊接污染,显著提升了效率并降低了成本。

面对成渝地区高端智能装备的旺盛需求与本地供给能力不足的矛盾,工作室直击“装备智能化程度不足、外观品质落后”痛点,为成都初创企业设计的水空两用无人机、氧磁铁压力机系统等创新产品,通过优化装备总体设计和动态机构可靠性,显著提升了设备性能和智能化水平。在服务五粮液的深度合作中,工作室不仅完成了150余万元的包装设计项目,更研发出具有突破性的“自由度白酒调酒机构”,用创新设计不断擦亮川酒的金字招牌。

育人铸魂:产教融合锻造生力军

基于学生对企业真实项目有天然热情的深刻认知,张玲玉成功构建起产教融合生态圈:一方面,通过校企融通机制,与五粮液集团、自贡彩灯公司、浪尖设计等地方龙头企业共建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及校级研究中心,联合组建产品创新设计研究团队和校企教学团队,并打造出聚焦智能装备、白酒包装、文创家居、彩灯灯具四大领域的主题工作室;另一方面,推行理实赛创一体培养模式,以企业真实项目实训和学科竞赛双轮驱动,通过建立专业实践基地,打造菁英设计集训营、智慧无界大师讲堂、彩灯产业论坛等特色平台,形成企业采纳应用优秀成果,未采纳方案转化为获奖竞赛作品的高效闭环,持续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与能力进阶。

智启未来:擘画巴蜀新图景

正是这样的创新基因与育人理念,为工作室赢得了省级荣誉的新起点。面向未来,工作室蓝图清晰:在深化区域服务方面,将实施“一产业一深度计划”,针对白酒、彩灯、智能装备三大方向各遴选1-2家代表企业,通过建立“联合创新实验室”或推行“驻厂设计师”机制深化合作;为推动产学研融合,计划联合企业设立“产学研融合创新基金”,重点支持具有明确产业应用前景的前沿项目;在完善人才体系层面,着力建立制度化“传帮带”机制与项目案例库,同步启动“前沿技术瞭望塔”计划资助成员跟踪具身智能、生成式AI等国际前沿技术,并系统性强化设计思维与系统工程方法的培训。

“我们立志成为区域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标杆平台’和巾帼设计创新的‘闪亮名片’。”张玲玉目光坚定。在学校的坚实支撑下,工作室正以设计为笔、创新为墨,在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画卷上,持续书写着我校科技和设计创新地方的担当篇章。

【复审:彭均国  终审:万燚】


上一篇:下一篇:
最新信息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