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要闻

2025年教育部生物制药专业虚拟教研室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文字:陈咏梅来源:四川轻化工大学发布时间:2025-05-12 字号:

5月10日,2025年教育部生物制药专业虚拟教研室研讨会暨第五届全国高等学校生物制药专业教育研讨会在我校宜宾校区举行。本次会议由教育部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生物制药专业分委员会、温州医科大学主办,我校化学工程学院承办。汇聚了全国64所高校及企业代表,20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生物制药专业教育质量标准、人才培养模式等议题展开深度研讨。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曾英参会并致辞,党委常委、副校长胡光忠主持会议。

曾英在致辞中介绍了学校主动融入成渝地区生物医药战略新兴产业,持续加强生物制药专业建设,为地方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同时聚焦重组蛋白药物、抗体药物研发等方向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创新发展处副处长杨中国在致辞中强调,产学研合作是推动生物制药领域创新的关键,需通过高校、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协同攻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宜宾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谢艳兵提出,当地已构建涵盖原料药研发与生物制剂生产的产业链,建议打造“高校-科研院所-产业园区”创新联合体,培育生物医药新质生产力。

会议聚焦“生物制药专业教育质量标准”展开专题研讨,联合国内一流院校及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单位,针对核心课程、学制学位、师资配置等关键指标形成《生物制药专业教学质量标准(意见稿)》。

教育部高等学校药学类教指委主任委员、中国药科大学原副校长姚文兵在报告中提出“懂医精药,善研善成”理念,系统阐释了“创新药物研究型”“制药工业技术应用型”“药学服务型”三类中国特色药学人才培养模式。

中国工程院院士、温州医科大学校长李校堃以“以原创新药为导向的药学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为题,分享了该校通过产学研医四位一体模式培养药学拔尖人才的经验,涵盖国家级平台建设、学科交叉融合、体制机制创新等实践成果。

沈阳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院长夏焕章解读了教学质量标准的四维评价模型与动态优化机制,为专业建设提供量化参考。

我校化学工程学院院长杨郭以“融合创新 向质而行”为主题,介绍了学院通过构建校内外一体化实训体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及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提升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实践经验。

此外,会议还举行了《生物制药导论》新形态教材发布仪式。

本次研讨会为生物制药专业教育标准化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供了重要平台,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生物医药领域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深度对接。

【复审:何泽彬  终审:万燚】


上一篇:下一篇:
最新信息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