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信息

【毕业季·我们有话说】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毕业生代表

文字:康珺 复核:罗毅来源:教心学院发布时间:2023-06-14 字号:

image002.jpg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我叫文越,来自教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2019级1班。2019年金秋九月,我们踏进了四川轻化工大学的校门,相聚在教心学院!那时的我们青葱羞涩,对大学生活充满了向往!今天的我们已退怯稚嫩,即将走向社会,承担起青年人的责任!在毕业离校之际,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体毕业生感谢学院老师们四年来对我们的悉心教导和精心栽培!谢谢你们!

       一谢母校,沐风雨,育桃李。四年的求学逐梦生涯,感谢母校为我们提供的良好的学习环境。图书馆的蓝花楹,石锣山的孔子像,见证了我们披星戴月、刻苦攻读的青春年华!在这里,我们丰富了自己的专业知识,找到了努力的方向,也深刻理解了“厚德达理,励志勤工”的校训!

       二谢恩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忘不了,懵懂入校时,你们热情的接待;忘不了,思想迷茫时,你们的悉心引领;忘不了,学业困惑时,你们的耐心指导;忘不了,情感受挫时,你们的温暖关怀!在备战考研的日子里,每当我面临困境,老师们总是耐心细致的为我们解疑答惑。经过一年的辛勤备考,我最终以初试407分,复试83分的优异成绩成功被心仪学校录取!

       三谢同学,平生感知己,方寸岂悠悠。不会忘记,我们在图书馆挑灯夜读,努力学习;不会忘记,我们漫步在紫荆树下,谈天说地;不会忘记,我们奔跑在运动场上,挥汗如雨;不会忘记,我们在温馨温暖的宿舍里,促膝长谈;不会忘记,我们游荡在充满美食诱惑的学苑街,大快朵颐.....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从明天起,我们将踏上新的征程。未来路上,或满布荆棘,或身处洪流,我们将身承教心学院的教诲,胸怀川轻化的652精神!融小我于大我,奋力拼搏,去创造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新时代!

       最后,请允许我再次代表教心学院2023届毕业生,向学院老师们说声“谢谢”,感谢你们用自己的德行和爱心让我们得到了远比书本知识更宝贵的财富。祝愿母校蓬勒发展,再创辉煌!祝愿老师们身体健康,桃李芬芳!

       祝愿我们2023届全体毕业生青春不悔,毕业万岁!愿星河徜徉,一路有光。努力终有归处,愿我们归来仍是少年!

image001.jpg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我是学前教育2020级研究生1班的毕业生王冬。时值孟夏,胜友如云;千里逢迎,师友满座。我谨代表教心学院全体毕业生,向辛勤培育我们的老师们表示最诚挚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

       余华在他的小说中这样写到:“我们并不是生活在土地上,事实上我们生活在时间里......。时间将我们推移向前或者向后,并且改变着我们的模样”。后知后觉间,在这所位于南国灯城,建设之初就承载着光辉历史使命的大学校园里,我已经度过了七个春秋和冬夏。在即将离开这片热土之际,越过漫长的回忆,我感谢这所美丽的大学,感谢七年间与我和这片土地有关的所有人和事。

       十八岁那年,我怀着一颗热切的心,拖着沉重的行李来到黄岭校区,在那里,我度过了大学的第一年时光。黄岭是一个适合读书的地方,那里环境清幽,绿树浓荫,能让人戒掉心浮气躁,专注于当下。在黄岭的学习时光,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提升,更是一段心灵的历程,是一次次对于黄岭精神的深入领悟和融合。那里的一草一木都散发着当年为三线建设洒热血、做奉献的先辈们的气息,在那里青春与热血的激烈碰撞,孕育了我一颗崇尚、热爱教育事业的心。

       教育,教给我的是在做事中学习。

       三年前,怀揣着紧张的心情第一次走进导师办公室的场景仍在我脑海中历历在目。那一天,老师向我推荐了四本关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书籍,语重心长地叮嘱我要在做事中学习。嘱咐虽短,却在后来的时间里成为了我做人和为事的基本法则。于是在研究生阶段,我主动承担了班长、研究生助管以及党支部副书记等职务,诚意待人、诚心做事,希望通过做事来学习和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我好像每天都在和时间赛跑,记得最开始写第一篇小论文时,我感到手足无措,无从下手,看到身边的同学陆续开始投稿,有的甚至已经收到用稿通知时,我的内心十分焦虑,好在老师总会以和蔼的方式鼓励我继续努力,多阅读多思考,通过不断写作来提升自己。在老师一次次的指导下,2022年8月,我终于发表了研究生生涯的第一篇论文《幼儿运动兴趣:内涵、价值意蕴及实践路径》,这篇论文后来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幼儿教育导读》教育科学版2022年第11期全文转载。研究生三年期间,我2次获得四川轻化工大学研究生学术论坛“优秀报告者”荣誉称号,成功申报校级研究生创新基金课题一项。2021年10月,我在四川省教育学会教育学专业委员会上做主题报告,提交的论文被评选为一等奖。同年11月,我还参与了自贡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川南学前美育发展研究中心的一项课题。七年的学习和工作,让我深刻地意识到人是有温度的,教育也是有温度的,教育教给我的就是要在做事中学习。

       未来,必定是接续与传承的旅行。

       作为一名川轻化学子,求知在川轻化,成才在川轻化,七年的时间,黄岭精神早已融入了我的血脉,刻进了我的骨子里。未来之路,我深知自己肩负着更大的责任和使命,无论面对何种困难,何种挑战,在接续和传承652精神的道路上,我将自觉砥砺践行“胸怀天下之家国情怀,舍我其谁之使命担当,自强不息之开拓奋进”的652精神,把教育作为志业,勇往直前,不断进取,为教育事业和祖国的繁荣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迈向伟大新征程!


上一篇:下一篇:
最新信息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