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要闻

四川轻化工大学:学科建设谱写新篇章

文字:杨雪萍 复核:吴斌来源:川观新闻 文/李子发布时间:2023-01-13 字号:

       在2023年泰晤士世界高校排名榜中,四川轻化工大学的“产教融合”单项指标,获得了718名的优异位次,这是该校首次在国际舞台展露头角。
       2022年,据ESI数据库公布信息:四川轻化工大学“工程学”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这是该校工程学相关学科发展取得的重大突破。此前,该校化学学科也进入了ESI全球学科排名。成绩的背后,折射了四川轻化工大学学科建设取得的重大成果。


微信图片_20230113181023.jpg

       四川轻化工大学在“十四五”学科建设发展规划的科学指引下,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创新学科发展模式与运行机制,促进学科的开放、交叉、融合、共享,打破学科壁垒,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交叉学科平台,推动资源整合和共享,构筑学科高地,形成“布局合理、高峰凸显、高原崛起、梯次建设”的学科整体布局。
       数据中的四川轻化工大学↓↓↓
       数据,是洞察四川轻化工大学夯实基础、保持强劲发展势头的切入口,也是高校竞争力的体现。2022年,是属于四川轻化工大学的勇、拼、无畏。
       这一年,学校成绩斐然:获批国家一流专业4个、省级一流专业5个,省级一流课程16门,立德树人平添底气;
       这一年,学校建优学科,化学、工程学双双跃入ESI全球学科排名,优势引领更加凸显,全面推进一流学科和博士点建设;
       这一年,学校引育并举,引进70名博士研究生来到四川轻化工大学工作,送培攻读博士95人,育人之师更为优质。聘请长期外国专家13人,新增“天府峨眉计划”专家1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3人;
       这一年,学校改革创新,科技工作量质齐升,科技活力不断释放;
       这一年,学校深化发展,与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攀钢集团等牵手共谋厅校、校企合作;全国循环经济工程实验室获批建设,四川省第二批产教融合示范项目再获立项,中国酒业工匠学院揭牌落户,国防科技工业重点核心领域彰显学校身影,服务效能再添动力;

微信图片_20230113181029.jpg

       这一年,学校在创新创业领域再创辉煌。“互联网+”类别的项目取得了国家级银奖1个铜奖5项、省金奖4项、银奖9项、铜奖15项等,创学校历史最好成绩;获得“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2项、银奖7项、铜奖4项,7名学生获得校级创业补贴、6名学生获得市级创业补贴;
       这一年,学校聚焦学术创新,科研竞争能力显著增强。学校获批立项国家级项目10项、省部级项目62项,全年科技经费预计达2.3亿元。获各类科技成果奖64项。
       四川轻化工大学作为中西部高等教育和四川省属高校的重要力量之一,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致力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从“十三五”到“十四五”,学校持续强化国家战略需求导向,重点面向川南、渝西、滇东北、黔西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紧紧围绕区域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立足学科优势,在轻工、化工等优势领域加大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力度。
       四川轻化工大学在服务地方经济、校地合作上不断提质、扩面、增效,在服务制造业及新能源、无人机及通航和新型化工三大千亿产业集群发展方面,始终与自贡同频共振、同声相应。学校携手宜宾和泸州,围绕白酒全产业链布局学科专业,学校充分发挥学科学术平台作用,推动宜宾、泸州乃至全省、全国白酒产业的发展,有力支撑了宜宾国家首批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

微信图片_20230113181034.jpg

       四川轻化工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将进一步围绕四川战略所向、产业所需,不断优化办学条件、提升办学水平,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文化传承、社会服务、对外交流等方面持续突破;在推动优势产业高端化、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方面贡献智慧;在推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能源化工、食品轻纺、医药健康等六大优势产业上体现担当;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中发挥更大作用、做出更大贡献。


上一篇:下一篇:
最新信息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