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语:党的二十大是我们党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为热情讴歌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与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非凡成就和伟大变革,生动呈现在党的领导下我校全体教职员工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不息脚步,校园网特推出“献礼二十大•建功新时代”专栏,通过回顾总结各学院和职能部门近十年来取得的优异成绩,展现川轻化事业发展、文化繁荣、师生团结的良好风貌。
时已金秋,党的二十大盛大召开。
党的二十大,敲响奋力迈向第二个百年目标的进军鼓。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干劲,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性成就,书写了百年传奇,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一大壮举。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是一个有梦想就能够实现的时代。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在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艘巨轮不断前进的大潮中,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也许是一朵不起眼的小浪花。但正是由于一朵朵前仆后继、生生不息的小浪花,才形成了波澜壮阔、汹涌向前的大潮。
自十八大以来的十年间,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始终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根本使命,注重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已发展为学校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实力雄厚的工科学院之一。
在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宜宾校区办公楼一楼大厅里,三面墙有三个不同的主题,每个主题都有特别的用意。这些设计是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教学科研等各方面发展的生动写照,也是初到学院的每一个人必驻足赏阅之处。
正对门口的墙上,是一幅大气磅礴的立体书法,内容选自毛主席《七古•残句》中著名的那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这句诗词抒发了毛主席不畏艰难、奋发图强的豪情壮志。毛主席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人,为中国的未来找到了方向,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让中国人民有了自信的底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简称“自信学院”,在学校及学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自然也是有自信的底气的。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各项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以党建引领”的政治站位。学院始终注重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十八大以来,学院党委认真开展并持续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和“党史学习教育”等各类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支部“三会一课”和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和监督机制建设,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院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近年来,学院党委及下辖机构多次荣获“先进党组织”“师德建设先进单位”“先进党支部”“优秀基层教学组织”“自贡市五四红旗团总支”“五四红旗团委”等称号,可谓硕果累累。
进门右侧墙的主题是:“我们的历史”。一整面墙上都是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科和专业发展的脉络图,一点点、一线线、一面面,清晰地勾勒了学院的历史沿革和发展变迁。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从脉络图中可以看到,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科和专业在近年来发展最为迅速。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始终遵从“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按照“专业+AI”的模式,加强人工智能及课程建设;顺应时代发展,新增智能科学与技术和智能无人系统技术2个新工科本科专业;自动化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和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四川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通信工程专业获批国家一流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自动化2个专业获批省一流专业并一本招生;在具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和人工智能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基础上,成功获批了电子信息类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具备了通信工程、集成电路工程、计算机技术、控制工程、光电信息工程、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与工程等 7 个专业领域方向,实现了人工智能领域本硕贯通的培养机制;“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为省级重点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为校级重点学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为校级重点建设学科……脉络图的尾端是一个昂首向上的箭头,展翅欲飞似大鹏。面壁十年图破壁,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必将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成果,不待扬鞭自奋蹄!
进门右侧墙的主题是:“我们的未来”。整个设计分为四个板块,分别是:10周年规律-移动通信技术15周年定律-计算机技术、AI加速发展-摩尔定律、工业4.0-高科技战略技术等。设计清晰简洁,让人一目了然能够宏观上了解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科学研究所涉及领域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方向,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紧跟时代步伐,紧抓时代机遇,不断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坚持“学科支撑产业、专业服务行业”理念,持续优化科学研究环境,目前已经形成了“一白一核加一电”(即白酒、核技术、电力电子)的人工智能产业研究特色。学院拥有价值5000余万元的实验仪器设备,实验室面积达7000余平方米,现有2个省级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和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科研基础扎实;建有“人工智能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白酒智能酿造科技创新中心”和“智能无人系统研究院”,科研平台优势突出;首批入选教育部共建“AI+智慧学习”人工智能学院,获批“四川省白酒智能酿造”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科大讯飞合作共建“人工智能学院”,与华为及讯方公司合作筹建华为ICT学院,不断扩大学院影响力;与国家电网、中电集团、中核集团、泸州老窖、五粮液和自贡彩灯集团等企业开展科技合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10余项科研成果通过技术转让等方式在企业获得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未来已来,将至已至。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将继续发挥现有优势,统筹谋划,再接再厉,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宜宾校区每层办公楼电梯口的墙面上都挂有一副图。图上有高矮几座山峰,最高的一座山峰上,标注着“1.01^365=37.8”,另外的矮山上标注着“0.99^365=0.03”和“0.98^365=0.0006”。图上写有三句话,是对以上数字和算式的注解:数字告诉你,只要你每天坚持比别人多努力一点点,你的人生大不同;积跬步以至千里,积怠懈以致深渊;只比你努力一点的人,其实已经甩你太远。每位师生,只要乘坐电梯,都可以看到这幅图,读到那些话,感受到鼓舞的力量。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依靠锲而不舍的精神,厚积薄发,以一组组数据诠释着这十年来的发展与成就: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十八大以前仅有5人,而现在已达到40余人;国家级项目和省部级项目立项数十八大以前分别为个位数,而近年来分别达到10项和32项;到位科研经费十八大以前仅100余万,而近年来达到3400余万元;授权发明专利十八大以前为个位数,而近年来达到30余项;教师发表论文被三大检索机构收录数量十八大以前年均为40余篇,而近年来达到100余篇;大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得国家级奖项十八大以前为3项,而近年来达到50余项;应届毕业生考研报考率和录取率十八大以前分别为5%和2.1%,而近年来达到50%和22%以上;研究生规模十八大以前不足100人,而近年来达到400余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砥砺十载,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坚信只要朝着既定目标不断前进,必定会迎来质变和升华。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团结务实的自信人,将勇往直前,不断创新,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用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书写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