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语:党的二十大是我们党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为热情讴歌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与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非凡成就和伟大变革,生动呈现在党的领导下我校全体教职员工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不息脚步,校园网特推出“献礼二十大•建功新时代”专栏,通过回顾总结各学院和职能部门近十年来取得的优异成绩,展现川轻化事业发展、文化繁荣、师生团结的良好风貌。
经济学院自成立以来,秉承“知行合一、经世济民”的院训,坚持“科教并重,创新引领,产教融合、特色发展”的思路和目标,充分践行“胸怀天下之家国情怀、舍我其谁之使命担当、自强不息之开拓奋进”的652精神,在学科建设、人才引进、科学研究、地方服务、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经济学院2016年成立之初,拥有国际经济与贸易、农村区域发展、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投资学5个本科及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与证券、旅游管理3个专科专业。2017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开始一本招生,是学校文科一本招生的两个专业之一。2019年,学院开始招生农业硕士,2022年获得1个全日制学术硕士学位授权点(产业组织与规制),1个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农业硕士)。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2021年开办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的人才培养,同时其他专科专业不再招生。学院办学层次更加丰富,更加适应社会需求。
学院十分重视科学研究,着力打造科研团队。自2016年成立以来,学院先后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4项、教育部、民政部、四川省社科联等省部级科学项目40余项。承担了地方政府的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重大课题和省委省政府部门委托的重要研究课题20余项,科研经费总额达900余万元。出版专编著、教材20余部,发表SCI、SSCI、EI、CSSCI和CSCD等收录论文和北大核心期刊论文230余篇;先后获省、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0余项,四川省教育厅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教育部农经教指委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0余项。2022年,焦翠翠博士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取得历史性突破。
2017年-2022年10月到位科研经费(单位:万)
学院积极营造尊重人才、求贤若渴的良好环境,让高端人才安心于教学、聚力科研。自2016年以来,引进中青年博士教师15名,送培10名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学院师资进一步年轻化和高质量化,为高效的教学、科研产出打下坚实基础,为人才培养厚植根基。
经济学院强化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着力践行“研学结合、产教融合、特色发展”战略。与上海数喆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展开深入合作,推动学生实习与就业工作;与自贡市残疾人联合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助推校地合作再升级。与宜宾勃飞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展开深度院企合作,成功举办宜宾市外贸(科技)人才培训基地挂牌仪式。加强院校联系与交流,成功承办第二届中国西部财经教育论坛暨第十四届普通高等院校经管学院院长联席会。与宜宾市三江新区罗龙街道就产教融合战略合作达成全面合作协议,在实践基地建设、文旅资源开发、旅游产品设计、研学项目建设、地方文化挖掘、乡镇产业规划、作物种植栽培、乡镇优化改建以及党建教育培训等各方面开展全面合作。中国网、四川在线报道《大学“博士团”下乡在田间地头打造产教融合典范》,助推地方服务。
经济学院与宜宾市电子商务产业园展开合作
第二届中国西部财经教育论坛暨第十四届普通高等院校经管学院院长联席会
全国外经贸从业人员考试授牌仪式
学院坚持以本为本,重视学生培养质量,始终围绕“立德树人”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一方面为提供周全考研服务,着力提升本科生考研率;自2017年以来,学院本科生考研率节节提升。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与各类竞赛,强化学生综合素质;2016年以来,学生各类竞赛获奖不胜枚举。自学院成立以来,经济学院为社会累计培养各类本科人才共计3300余人,学生就业状况优良。
2017年-2021年研究生考取率
在即将迎来党的二十大的历史关键时期,我们定当牢记初心、不忘使命,我院将继续砥砺前行、踔厉奋发,“对标竞进、争创一流”。紧盯学院的各项目标任务,向优秀学习,向标杆看齐;找准学院存在的问题,敢于肯“硬骨头”;充分发挥服务地方的优势,与宜宾市、自贡市开展深度合作,拓展办学空间;精诚团结,部门联动,调动各种资源,争创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