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兴夜寐筑防线,守望青春共克艰”。这是疫情突袭下,生物工程学院师生们的真实抗疫写照,也是象牙塔内一场冰与火的淬炼。为了师生的安全,生物工程学院党委周密部署,立即开展党员上“疫”线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先锋队,召开每日调度会,全体院内老师全部化身辅导员,每日组织核酸检测,寝室走访学生,密织着一张无形的抗疫安全网。
——“我请战”
生物工程学院的领导、辅导员、专职教师、全体党员闻令而动,勇敢“逆行”,连续奋战在学校疫情防控一线,与同学们同吃同行、亲情守护。在教学楼A10门口,学院党委书记刘自山亲切关心志愿者,“你们在这里主要是做些什么?辛苦你们了。”在核酸检测现场提醒志愿者“扫码采样时一定要注意个人防疫”,了解一线防疫实况,关注一线人员的安全健康。在围墙值守点,“大家要注意防护,确保自身安全,有问题及时报告”。在寝室,“大家近期的生活学习怎么样?有什么问题可以来跟我们说哦”。丝丝温暖关切,为同学们的学习生活扫除障碍。
生工学院党委成立了党员先锋队,教工党员带领学生党员“分区包干”。每名党员负责3-5个寝室,积极开展政策法规宣贯、组织进行健康信息填报、有序组织核酸采集等工作。教工党员则化身“大白”,积极在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每一名生工学院的党员都恪尽职守,活跃在抗疫一线。
——“静下来”
生工学院党委统筹抓细教育教学工作,相聚“云端”不停摆。生工学院建立了每日信息通报机制,畅通交流渠道,切实为考研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开展线上班会、主题党日、云端相约等特色活动。线上教学屏幕这端,学子孜孜求学;屏幕彼端,老师耐心答疑。虽然教育教学形式变了,但老师们对教学的严谨并未停摆。
——“坚持住”
从早上8点到晚上12点,连续工作10余天,这是每个“生工人”现在的状态。生工学院的很多教师、学生都在为自己和大家打气,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着一切,用行动一步一步践行着自己的责任。生工学院开展疫情防控专题会“日调度”,院领导每日带队深入寝室、寻查围墙、组织核酸检测,25名在校老师们全部化身“辅导员”,每日到寝室与学生们交谈,关心关爱,带班值守界域,日夜坚守。每一名“生工人”都立足了自己的岗位、恪尽职守,同心抗疫,一句句铿锵有力的“誓言”,转化为抗疫的强大精神动力。
——“致师生”
因为心里在意,所以“信”里有你。亲人之间,家人之间,信息往来,我们都是彼此重要的人。疫情之下,生工学院党委倾情书写下一封“家书”,告慰“家人”。在《致生物工程学院全体师生的一封信》中,生工学院党委首先感谢且肯定了为疫情防控做出卓越贡献的每一位“生工人”。并提出了四个要求,希望老师们、同学们提高政治站位,积极参加疫情防控;遵守防疫要求,落实落细各项任务;坚持以身作则,做好示范引领;树立必胜信心,传播正能量。
不难发现,条条都是责任的体现,句句都是信心的鼓舞。轻化2019级1班的赵金虹在收到这封信后表示,学院党委在静态管理期间,充分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组织有序,召集学生党员下沉寝室,了解同学们心理情况,并作疏导。及时传达疫情防控等法律法规,使每一位同学都能客观理解这次紧急情况。切实做好不落一人,也对犯错的同学进行批评教育,让其他人引以为戒。同学们现在都愿意主动上报异常情况。每天在核酸检测点也能看见学院领导老师在跟进检测进度,让她十分感动。“感谢学院在此期间能够坚持陪我们一起抗疫,并了解我们的心态。” 赵金虹说。
面对疫情,生工学院党委带领全体“生工人”共克时艰,舍“小家”为“大家”,化身为“天使白”“志愿红”,在抗疫一线组成靓丽的风景线,在静默中撑起了校园疫情防控的钢铁长城。生工学院党员在疫情面前彰显党员本色,争做抗“疫”先锋;他们像螺丝钉一样,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他们守护校园,使得“疫”路生花。正是有一批象他们一样用责任与担当,才筑牢了校园疫情防控安全的“防火墙”!正如其信中所写:“疫情终将过去,繁花必将如常。上下同欲者胜, 同舟共济者赢。万众一心,没有跨不过去的火焰山;众志成城,没有趟不过去的流沙河。让我们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团结起来,共担风雨,共同战‘疫’,汇聚起同心战‘疫’的磅礴力量,坚决打赢抗疫这场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