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讲台育桃李,粉笔无言写春秋。过去一年,老师们以川轻化为“家”,在双城多校区办学格局下,克服重重困难,同心同向、真抓实干,团结拼搏、锐意进取。在教学、科研、学生管理、后勤保障、管理服务等各条战线上,立足平凡岗位默默奉献,为学生成长成才和推动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在第38个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学校党委宣传部特推出“培根铸魂育新人”专栏,陆续介绍本年度荣获表彰的优秀教育工作者们,以表达对教育工作者的诚挚敬意,引导学生们感念师恩,树立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用他们的情怀感召我们,用他们的精神创造学校教育事业的新辉煌。
丁忠,副教授。长期担任教学及学生科技活动指导工作,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心教育工作,关爱学生,认真负责、踏实肯干,成效显著。荣获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一次;2次评为校优秀教师;4次评为省优秀指导教师。主持科研项目10余项,专利一项;编写教材3本。指导学生参加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等荣获国家一、二、三等奖6队次,省级奖励40余队次;每年均指导学生参加“大创”、“创青春”等科技活动,均为国家级、省级项目。
谢天慧,系主任,副教授。认真践行“宽广胸怀爱学生,因材施教育英才,产教融合结硕果。”的教学理念, 教学、科研成果显著:主持教改课题3项,主持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主持及参研国家级省部级市厅级各级项目8项,主持横向项目20余项,到位科研经费130余万元。公开发表教学科研论文20余篇,专著2部。
邢波,讲师,化工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书记。先后指导学生获“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省级银奖和铜奖;获批校级教改项目1项;获批校级示范课程1门和线上精品课程1门;获学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和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工科组一等奖;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厅重大项目等省部级及以上项目4项,市级决策咨询项目1项,以第一发明人申请专利9件,授权专利3件;以通讯或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9篇。
徐松妮,汉族,中共党员,助教。2018年6月至今在四川轻化工大学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担任学前教育系专任教师。获2021年教心学院青年教师课堂竞赛一等奖。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研究 1 项,研究成果发表在《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并被《新华文摘》论点转摘。主持市厅级项目两项。2020年年度考核优秀。
张微娜,讲师。该教师秉承立足专业,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引导,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工作认真负责,具有高尚的师德;学生评教靠前,2021年获得四川轻化工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文科组)二等奖;课程实施大纲立足专业,结合现实,撰写规范;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大创项目、挑战杯等;积极参加教学改革,2022年立项教改项目;关心、爱护学生,在师生中具有模范、表率作用。
张先君,硕士,工程数学中心主任。两次参加数学天元基金培训与学习,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主研省教育厅项目1项,校级教改项目2项,带领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得国家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奖若干项,2次荣获校级“优秀共产党员”2次评为校级“优秀教师”。
张燕,专业理论教研室主任,副教授,潜心从事教学研究,先后发表2篇核心刊物和多篇普通刊物,参与省级、校级和横向课题的研究,带学生省级和校级大创项目共3个;带学生参加2014-2019年四川省大学生田径运动会,取得4个第一名;从2008年开始多次参加省级田径运动会、全国竞走比赛裁判工作,并获得成都世界大学生田径运动会优秀裁判称号。2019年被评为优秀教师,2020年获得心目中好老师称号,2021年带学生参加全国基本功大赛获得3个三等奖。
钟远萍, 博士在读。主讲课程《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酒类英语》主持校改项目1项,大创项目1项,主持四川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直机关党校公共治理研究中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川南发展研究院等地厅级项目6项。主研: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规划重点项目《国际舆论斗争新形势下中国对外传播话语权竞争路径研究》;参与中国共产党舆论监督思想史论(1921-2011);发表论文3篇。四川省22届高校教师技能培训获得优秀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