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要闻

青春启程 奋力奔跑 孤勇前行 全力以赴——校长庹先国在2022年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文字:康珺;摄影:杨飞、余岸明 复核:吴斌来源:四川轻化工大学发布时间:2022-06-17 字号:

XCB_3247.jpg

尊敬的廖文彬市长、邓前卫副主任、蒋文格副董事长,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亲爱的老师和2022届毕业生们,在云端的广大家长、校友和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在这熟悉的毕业季,我们从芒种即将走到夏至,也终将迎来小暑、大暑。一路耕耘一路歌,很高兴能在期待收获中和川轻化“652”2.0版的首批毕业生如约而至宜宾校区,并与自贡汇东校区的你们线上相聚,一起在酒香沉醉中共话离别情谊。此时此刻,胜意皆至,我和洪辉书记谨代表学校党政、全体教职员工和在校学生,对顺利从四川轻化工大学毕业的2022届毕业生致以最热烈的祝贺:祝贺你们,不负时光,努力答卷,终有所获!也向辛勤培育你们的老师和家长表示最诚挚的感谢:感谢大家,一路同行,孜孜不倦,终有所成!

       今年,你们有些许不幸,迎来“史上最难就业季”,全国2022届高校毕业生首次突破千万,预计达1076万人,规模创新高;今天,我校毕业生也首次突破万人,总数为11900人,同样创新高;佩服你们,凭借过人的勇气和底气,成为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千分之一”。但是,你们又何其幸运,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宜宾考察,总书记乘坐带有“652”数字的专车两次徐徐从我校宜宾校区东南门经过;总书记在调研时强调,“党中央十分关心民生工作,民生首先是就业,我们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特别关心。”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我们一直全力以赴。学校在就业指导、就业拓展、创新创业中积极采取系列政策措施,目前我校2022届毕业生就业形势喜人、达到预期目标。今年,你们所有人都是川轻化的“绝无仅有”,历史性地成为我校最后一届“拿着四川理工学院录取通知书入校,收获四川轻化工大学毕业证离校”的同学,这两份最特别的见证值得你们永远珍藏。今天,我们也与青春撞了个满怀,集中告别首批4676名“00后”毕业生,一改大学初见时的稚嫩娇弱,都已成长为能担当的有志青年,川轻化为你们这崭新的年轻一代感到骄傲。

微信图片_20220617142705.jpg

微信图片_20220617142744.jpg

       中华民族之伟大,在于其在历史悠久中自强不息,在饱经沧桑中朝气蓬勃。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关于青春之意,既有“白日莫空过,青春不再来”的勉励,也有“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感慨,还有“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热血。而在这青春如歌的大学旅程里,很庆幸自己能和你们一样拥有“绝无仅有”的体验,成为“四川理工学院最后一任院长,四川轻化工大学首任校长”,这几年我和洪辉书记与大家一起,不虚度光阴、让青春如是,参与见证并奋力推动着川轻化的跨越式发展。旅程里的美好,满满都是回忆——还记得你们大学初选择时,学校还是朴素厚重的四川理工学院,如今已华丽变身为四川轻化工大学,川轻化人的“652”2.0版新梦想早已启程;还记得你们初入校园时,故有的校区朴实无华,而今宜宾校区和李白河校区早已高颜“焕新”,让你们成为令别人“羡慕都说累了”的对象;还记得最初只需安居一隅,而后要辗转校区上演“双城记”,让你们在“三校区”间感受独特求学之旅……感谢你们,一路奉献,一起描绘,让川轻化也拥有了属于青春的模样。面向未来,在全面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的新征程上,川轻化仍将向阳向上生长,不停奋力奔跑;我们也同样期待你们的关注,欢迎你们的回归和再融入!

       奋斗者、奔跑者永远是年轻在历史和时代的滚滚浪潮中,对于青年一代的命运前途,中华民族始终有着“少年强则国强” “青年者,国家之魂”的坚定信念;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青年一代则理应有着“强国有我”“希望寄托在我们身上”的使命担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希望,全国广大青年要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变,全球共克的新冠疫情在蔓延冲击,世界经济发展正面临巨大挑战,需要各国守望相助、同舟共济,当代青年正逢其时、重任在肩。对川轻化人而言,就是要深刻把握世界发展大势,时刻心怀“国之大者”,永远铭记“厚德达理,励志勤工”校训,不断感悟“胸怀天下之家国情怀,舍我其谁之使命担当,自强不息之开拓奋进”的“652”精神,敢于在时局中作为,在创新中创造,在追求中卓越,努力成为一名与新时代同呼吸、与祖国共命运的奋斗者、实干者,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沧海桑田,人生一粟。带着“三线建设”西迁高校的荣光,川轻化在勇毅前行的近60年里始终坚持立德树人,随着今天你们这“万人大军”的加入,我校成功为国家培养了22万余名各类人才,成就了一大批胸怀天下、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的杰出校友。前不久,来自我校管理学院1989级工业管理专业的涂克力校友登上湖南卫视《天天向上》,讲述了属于他的精彩故事:他是一位步履不停的勇敢者,热爱重装徒步,闯开了极限运动旅行新世界的大门;他坚持“水宿山行,心坚石穿”,一年只走一条路,连续走了20年;他依靠自己的双脚和强大内心,已走过18条徒步线路,其中新开发13条线路。这20年来,他攀过悬崖峭壁,钻过原始森林,看过戈壁雪山,穿过无人沙漠,一路孤勇前行、奔走不止,抵达了这世界上众多极致之境,完成了种种未知冒险和不可能的挑战。

       这样的心跳之旅、不凡人生着实令人羡慕。但是人生哪有“开挂”?只是足够热爱和执着!越是往前走、向上攀,越是想遇见最绝美的风景、有趣的人,就必须要拥有超越常人的勇气与毅力,掌握敬畏自然的态度与方法,更要保持一直奋力奔走在路上的力量与坚韧。再回归到亲爱的你们,待离开母校以后,瞬时置身纷繁复杂的社会中,面对各种各样的艰难挑战,应该怎样做才能全力以赴、奋力奔跑呢?希望今天校长临别前的这三句话,能让你们在路上每遇迷茫、挫折或停滞时,找寻到一点点新的灵感和动力。

       要敢于直面社会“内卷”,拒绝彻底“躺平”,切莫随意“摆烂”。还记得我曾告诉大家面对内卷,要忘记欲望、偶尔躺平,那是因为短暂的躺平可以集聚能量、重新出发。但如今彻底躺平却被许多人坦然接受,让人在面对压力时,内心毫无波澜、放弃抵抗、随意摆烂,这俨然是我们必须要拒绝、要抛弃的危险状态。希望同学们在层出不穷的内耗循环中,善于向外拓展新资源、新路径去对内竞争、外向发展,才能打破僵局,良性循环,同时还要保持心境澄明、内心纯粹,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让人生每个阶段,都成就恰到好处的自己。 

       要勇于剖析省思“当下”,时常用心“复盘”,不惧大胆“试错”。一如往年,在你们毕业之前,我们今年走进了李白河校区和宜宾校区,邀请到44名毕业生代表参加座谈会,一起听你们的故事,看你们走过的路。我们发现,大家都很善于剖析自我、省思当下,是分享也在总结,有复盘也有展望,敢试错也不怕受伤,这让我不禁有些“破防”,深受感动。希望所有人毕业以后,依然能在工作和生活中保持省思、复盘、试错这些好习惯、好方法,少一些书生意气时的年少轻狂,多一点明了世事的强者为王,方能找到对的人和正的路,让四海皆有立身之地。

       要善于不断学习“技能”,及时内化“修炼”,保持有趣“灵魂”。当投入繁忙的工作后,我们时常会发现一些有用、有趣、有价值的知识和技能,大家要继续保持好奇,不断地学习和再内化,及时Get起来,不要一味“去收藏夹吃灰”。更为重要的是,要在习得和养成过程中,乐于把自己悟到的个中精髓,去和身边的伙伴分享,做一个有趣有盼的人,才能更好更快地融入到全新的环境中去。希望你们在社会中不断闯关打怪仍然保持灵魂有趣,哪怕都是“打工人”,也要像“干饭人”一样,对美食和生活的热情时刻在线;哪怕只是“搬砖者”,也要像“勇敢者”一样,对运动和挑战的向往永远狂热。

       千百年来,青春的力量,始终在涌动、在创造、在更新,始终推动着中华民族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亲爱的毕业生,征程已启,奋力奔跑,未来很酷,全力以赴。趁青春纵横时,一起向未来吧!在这动人而难忘的告别时刻,作为“希望你们飞得更高更远”的校长,同样也是“关心你们飞得累不累”的师长,他日人生若遇困苦和失意,希望你们能停下匆匆步履,想念一番母校的草木和故人,怀念一下熟悉的风月和烟火,治愈你们的内心,也与不完美和解。当然,我们更欢迎那时你们能够即刻动身,回家看看,母校一定会在转型开放的自贡、现代创新的宜宾拥抱你们、温暖你们,为你们乘风破浪再出发蓄能引航,护你们历尽千帆、得偿所愿。 

       越过千山万水,才发现人生最难得的是个“好”字。就此刻,山河在,你我安,已极好。全体2022届毕业生,临别赠言来自一首从幼儿园孩子到少年、青年都在传唱的热歌,歌词想必你们都熟悉,摘选几句予大家,“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谁说对弈平凡的不算英雄/爱你来自于蛮荒,一生不借谁的光/你将造你的城邦,在废墟之上”。同学们,此去一程,也许山高路远,也许荆棘坎坷,你们终将在各自的领域里孤勇前行,但仍要满心相信,哪怕平庸于人海,也可以做自己的英雄,发自己的微光,拥有属于你们自己的元宇宙!

       最后,难说再见,不说再见。让我们在奋进的强国路上再相见!愿你们在祖国的灿烂明天再相遇!相见相遇的这一天,希望你们一定要用母校中国白酒学院的美酒“圆梦”、“扬帆千里”再出发!

XCB_3296.jpg

YAM_1958-2.jpg

上一篇:下一篇:
最新信息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