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要闻

听老校友讲“652”故事 :“重返”艰苦岁月 感悟“652”精神

文字:杨雪萍;审核:吴斌来源:校友办发布时间:2021-12-17 字号:

       12月15日,西南校友会6位老教师走进我校汇东校区和李白河校区,通过校友讲坛与700余名在校学生欢聚一堂,共同回顾学校建校之初的艰苦岁月,讲述“652”伟大工程背后的动人故事。

       本次活动以“听老校友讲‘652’故事,传承‘652’精神”为主题,由校友总会主办,校友联络协会承办。六位和蔼可亲的老校友以不同主题,从不同角度,深刻讲述了“652”诞生的历史,以及“652”精神的由来,厚植在校学生的爱党爱国爱校情怀。

车友金老师汇东校区厚德楼220教室.jpg

       西南校友会常务顾问车有金以《轻化大的奠基者:浅谈名校内迁及艰辛办学》为题,讲述了华东化工学院西南分院创建的概况,刻画了教职员工在过去艰苦条件下努力奋斗的感人场景。同时,他还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书画,以文化育人,激励大家要努力学习,将来为建设祖国和母校做贡献。

陈玉宏老师汇东校区厚德楼222教室.jpg

       西南校友会常务顾问陈玉宏以《“652”时期重视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为题,回顾当年学校的建设与发展。“还记得黄坡岭时期条件艰苦,教学的部分实验装置是老师们自制的,很多女老师为了节约时间整理实验室,会把小孩也带到实验室照看。”陈玉宏老师说,无数开拓者齐心协力、艰苦奋斗,始终坚守岗位,为祖国培育人才,这样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辈去学习和传承。

苟文成老师李白河校区H1-314.jpg

       西南校友会理事长苟文成以《“652”工程的记忆——建校初期的人和事》为主题,讲述“652”工程的背景和选址概况早期历史。通过建校初期的人和事,反映出参加“652”工程建设的黄岭人,特别是党员干部为早日建成华东化工学院西南分院,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的精神面貌,深深地打动了大家。

李先民老师李白河校区H1-315.jpg

       西南校友会副理事长李先民以《顶层设计,西迁建校——三线建设中的“652”工程》 为主题,通过那些年、那些人和那些事,讲述了“652”精神的深层含义。“当时师生们克服重重困难,坚持搞科学研究,学术氛围浓厚,晚上12点,实验室仍是灯火通明,甚至有老学长为攻克难题,吃住都在实验室。”李先民老师说,尽管办学条件艰苦,但远离城市纷扰也为学术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

徐仲先老师李白河校区H1-316.jpg

       西南校友会理事徐仲先则以《创建“652”,苦中求乐》为主题,通过自身真实经历,讲述最初实施“652”工程建校过程的艰辛,分享了学校更名等重要和重大事件,让大家共同感悟在那段峥嵘岁月里,先辈们敢于战胜困难、苦中求乐的美好品质,深刻体会“652”精神的内涵。

李明权老师李白河校区H1-319.jpg

       原西南校友会理事李明权以《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艰苦奋斗,勤奋求实》为主题,介绍了“652”产生的历史及黄岭精神的由来。“初到黄岭时,还是荒坡岭,没有医院、医务所、公用电话,只有将实验室作为临时课堂,夏天很热,电风扇就在库房里,大家也绝不动用库房里的国家财产。” 李明权老师说,如今有幸生于这美好时代,大家更要感恩先辈们的付出,将敢于建设、勤奋务实的精神传承下去。

       通过老校友们真实动人的讲述,让在校学生“重返”那些岁月,在老故事里体会到“胸怀天下之家国情怀,舍我其谁之使命担当,自强不息之开拓奋进”的“652”精神内涵,激励大家要立足新时代,主动担当作为,争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活动中,听老校友讲着属于那个时代的“652”故事,软件214班的同学张洋瑞不禁多次泪目,“老一辈的奋斗精神激励着我们新一辈的弘扬传承,如今我们能在这么美好的校园中学习,又有这么多好的资源,更应该传承他们艰苦奋斗、认真坚持的精神,学习他们顽强坚韧、坚守原则的品质。”

汇东校区听讲座学生合影.jpg

李白河校区听讲座学生合影.jpg

 


上一篇:下一篇:
最新信息
热门信息